close


 

昨天在等公車時遇到教授。她穿著輕便服裝﹐推著嬰兒車﹐輕快地走了過來﹐我一眼就認出她。我對他點頭微笑表示招呼﹐她也點頭微笑回應我。
她非常年輕﹐我猜大概三十出頭﹐要不是我在上她的課﹐我壓根兒不會猜到她是大學教授。她在我後方停了下來﹐似乎也是要等公車。第一次和教授同處在非學校的空間裡﹐感覺很奇妙; 我該轉頭跟她聊天嗎? 但要聊什麼? 今天上課的東西嗎? 這樣會顯得我很書呆子吧? 還是問她問題? 但我沒什麼問題要問啊! 還是過去看看她的小孩然後跟她說哇﹐妳小孩好可愛! 但這樣會不會太假? 我一邊在心理想﹐一邊把本來在聽的耳機拔下又戴上﹐拿不定注意。就在猶豫的時候﹐公車來了﹐一次來了兩輛。第一輛是我的車﹐因為正值下課時間﹐所以整車爆滿﹐一個人都擠不上去。回頭一看﹐發現老師已經推著她的嬰兒車小碎步地跑向後面那輛稍微有點空位的公車﹔只見那輛公車上的人努力地挪出博愛座前的空位﹐讓給老師。老師臉上露出開心的微笑。

15分鐘後﹐我的車又來了﹐這次我終於上了公車。車子開沒多久﹐我看見窗外一群人手裡拿著超市的袋子﹐裡面裝滿滿的菜﹐死命地狂奔﹐奔向下一個公車站。等公車到站時﹐那群人也氣喘吁吁地趕到了。在站牌前他們互相看著其他人﹐笑了起來。 他們第一個上車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剛剛我遇到那位教授的助理﹐教我們用電腦做實驗的研究生。他有認出我來(我前一天剛好有去問他問題)﹐跟我打招呼﹐我也跟他揮手。

這兩幕讓我有所感觸:
在不同場合﹑不同人面前﹐我們呈現自己的方式不一樣﹐所扮演的角色也就不一樣。
在課堂上她是位博學多問的教授﹐私底下她是很有責任感的媽媽﹐會因為能擠上一班很擠的公車能讓孩子早點回家休息感到開心。
他是位風光的教授助理研究生﹐但私底下他和我們一樣﹐一樣是學生﹐要為生活打拼﹐所以不棤提著菜在街上追公車。

有些人可能在家是安靜的乖小孩﹐在外卻被公認為是健談先生﹔有些人在家安分守己只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在外卻是個會為朋友兩肋插刀﹐不惜為朋友赴湯蹈火的熱血之人﹔有些人在工作上是女強人﹐回到男友身邊卻是小鳥依人﹔有些人在外是個偉大的領導者﹐命令下屬做這個做那個﹐在家卻是個會洗碗拖地幫小孩換尿布的好爸爸。我們這一生其實都在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

我們不輕易評鑒別人﹐也不用去羨慕別人﹐因為往往我們看到的只是他在我們面前想呈現的角色。

不要因為其中一個角色的拙劣演出而影響別的角色的劇本。假如一個超級球星今天在球場上的表現糟糕至極﹐他會心情不好﹐但這種負面情緒必需隨著比賽結束而結束﹐不能帶回家﹐因為在家他必需扮演好爸爸的角色。孩子們根本不會care他今天是不是投20中1﹐只要爸爸能陪在他們身邊逗他們開心﹐就夠了。

所謂人生如戲﹐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天生的演員。隨著周遭的人事物與環境的變遷﹐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改寫自己的角本﹐在綿綿不息的變化中不斷地為自己的角色重新定義。不過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做自己﹐用最真的感覺演活每一個角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丹丹就是愛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